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>行业新闻
百业新闻 行业新闻 五金常识 产品导购

补齐短板 五金行业冲刺中高端

发布时间:2016-08-24 点击数:1972

五金制品行业经过 “十二五”的发展,整体规模继续扩大,逐步开始进入成熟和稳定增长期。 “十三五”时期,是五金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,行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,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,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。

五金制品协会发布的 《中国五金制品行业 “十三五”发展指导意见》 (以下简称 《意见》)提出, “十三五”期间,五金行业将继续加强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工作,促进行业向产业形态的中高端迈进。

从 “跟随”到 “引导”

《意见》认为, 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际环境复杂多变,竞争更加激烈。中国五金制品在出口时有可能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、技术壁垒、品牌壁垒、渠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。这要求国内五金制造业必须加快完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,改变过去 “搬运工”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出口模式。现在全球五金高端市场需求在复苏,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,高水平引进来、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,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,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。这对于五金制造业 “十三五”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目前,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,正在催生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。技术创新不断催生产业发展新的组织方式、产业形态、商业模式和合作形式,为我国五金制品行业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,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建立万物互联的 “互联网+”、 “制造业+互联网”等新生态,有利于在制造业中融入先进技术,利用互联网重构企业组织方式,实现按需定制等推动产业发生新变化。

中国作为世界五金制造业大国的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具备:从数量上看,中国五金制品供应全球近半的消费市场;从质量上看,一些五金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但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,也使行业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。长期忽视品牌、渠道的建立造成国际市场上没有掌控力。

总体而言,中国五金制品行业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,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将愈发激烈。行业应改变过去以模仿为特征的跟随式发展方式,追求以自主创新为驱动的引导式发展方式,补齐短板,增强原创力。

向质量型、差异化转型

五金行业十一大类企业,除吸油烟机、燃气用具、整体厨房设备以外,其他产品如建筑五金、工具五金、日用五金、拉链、锁具、不锈钢制品、烹饪炊具、卫浴等产品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。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,这些行业的出口产品迅速增加,如工具类、建筑五金类、拉链产品已经占据国际市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。从经济发展规律看,支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人力资源、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,从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结构分析可以看出,五金行业出口增速也必须放缓。从总量上看,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已居全球首位,因此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不会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五金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挑战。

一些传统五金生产领域的生产方式相对粗放、落后,资源、能源利用效率低,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。过去,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,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,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。

在产品供给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,低端过剩、高端不足情况改善不明显。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。因此,产业结构必须继续优化升级。

创新能力不强,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。新型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新兴产品增长相对缓慢。目前,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,个性化、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,保证产品质量安全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。

除部分厨电产品外,品牌影响力较弱。贴牌产品较多,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更少。

外销时的渠道掌控能力不强,容易受到国际市场负面因素的冲击,抵御风险能力有待加强。

行业的高端装备、核心技术及高品质、关键的原材料依然依赖进口。

劳动力成本日渐提高,需要通过设备引进、改造,提高自动化程度,减少对人工的依赖。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五金制品行业最大优势,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,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,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,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,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。智能制造、智能产品刚刚起步,需要完善体系引领市场发展。

行业在 “十三五”期间,应改变过去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发展的局面,逐步转向质量型、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转型,通过具有主动意识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,加快形成统一透明、有序规范的行业秩序和市场环境,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。

五金制品行业的十一大类产品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、食、住、用、行,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。因此,从行业发展的大前景方面看,产品涉及民生,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,但要实现逐步向中高端迈进,必须要补齐短板,还要有基本依托。这个依托就是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。

冲刺中高端

《意见》提出, “十三五”五金行业的重点任务仍是结构调整。以提升品质、树立品牌、增加效益为基础点,加大推进传统企业的研发力度、提高效率,力争在 “十三五”期间完成中国五金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实质性转变。满足国内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对五金产品的消费诉求。在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,要培育出一批在国际、国内高端市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。

提高、稳定产品的品质。当前,我国五金制品行业的产品品质和整体质量水平较过去已有明显提升,但与国外高档产品相比,产品质量还有很大差距;产品质量不稳定性,所使用的材料有的只考虑成本,没有选择最佳,模具加工等相关工艺和流程管理手段相对粗放,使用产品标准质量水平不高。

提高产品质量、稳定产品品质第一是提升思想意识,如果现在有30%的企业做高端市场,就可以引领带动60%的企业跟进,而现在国内高端市场90%以上是国外品牌。第二,品质提升也好、稳定品质也好,都离不开先进的制造设备做保证,当前五金制品行业的制造设备现状发展很不平衡,新兴行业也不平衡,很多还是手工作坊,单台单工序普遍存在,仍处于 “2.0”时代。第三,提升品质必须有一个高质量的产品标准,标准是产品质量法则,只有用高标准才能指导行业的生产。第四,提升产品品质的创新意识也必须加强。要想走上强国,没有核心技术不行,没有好的产品更不行,想要做到好产品中国造,必须提升创新意识。

树立品牌。品牌是我国五金业和国外品牌竞争存在的致命缺陷,我们有些产品做的非常好,却卖不出好价格,原因在于品牌的知名度还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来。品牌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要有一个长期的沉淀过程,如吸油烟机和燃气灶行业,30年来一直在推广宣传着中国传统的烹饪习惯和饮食文化,现在中国的高端厨电市场是民族品牌。这里说的高端市场,是指价格引领,要让外国品牌跟着我们的产品定价走。其它行业的民族品牌也要像这两个一样,让产品价格跟着我们的定价走。

追求高效益、高附加值。做企业必须有效益,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。生产效率的提高,仍然要靠研发。实体店也好,网络销售也罢,最终是要有利润的,没有利润的销售实际上是一种浪费。

创新完善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,引导行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。产业链包含了价值链、供应链,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。 “十三五”期间行业将以建立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为目标开展工作。没有能力做质量和做品牌的企业为了不被产业淘汰,应适应现在的结构调整,选好产业链的某一环节,做精、做优,做好配套服务也是一种选择。产业集群地区应建立不同规模企业、原材料供给需求、上下游产业链间的协调配套机制,避免出现同质化竞争的现象。